今年5月,习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作为主管质量工作的国家质检总局迅速组织学习这一指示,近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了中国质量“三转变”品牌万里行调研活动,深入宁波的相关企业考察其在质量监管★,品牌创建等方面的做法。
Industry observationIndustry observationIndustry observation
高质量的产品能够带来良好的口碑,进而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这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调研时了解到★,此次被调研的企业已经普遍对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督★。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总经理邵其磊介绍称,音王在保障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各环节的监督。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们专门打造了百人研发团队,从产品的源头为质量把关,同时教育员工必须坚持正确的生产流程,执行正确的生产工艺,另外,在售后服务环节上也设立了专门的监督机制★,使产品质量的监督更加全面。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秘书长高伯海在谈到企业的品牌建设时表示,“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找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要害★。而在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过程中★,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会发挥重要作用。他透露★,此次调研之所以选择了宁波★,就是因为宁波是一个品牌之都,宁波人的品牌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宁波的企业在质量和品牌建设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此次被调研的企业也都被评为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的常务理事单位。高伯海强调,企业成为促进会的常务理事单位不是一种荣誉★,其实是一个责任,他希望此次被调研的企业要做中国品牌★,中国质量的带头人,积极参与中国质量的推进★。
我国在经过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一部分企业不免沾染了一些浮躁之气,这对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副司长惠博阳指出,企业在实践★“三个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品质,扎实工作,不能浮躁★。他表示★,企业在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时,不仅要重视规模发展,更要注重引领理念发展,企业文化发展和质量素质的发展★。企业需要提升的不仅是商品和生产线的质量,更要做的是产品品质的内在提升和文化提升★。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能力把企业文化建设好★,同时,现在也有一种良好的建设企业文化的氛围。他建议企业要重视传承产品质量的各个要素★,积极与相关的部门和社会组织合作★,在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保障方面做出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打造中国品牌的局面。
在另一家企业★,宁波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经济网记者则看到了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企业文化。音王强调把产品质量提升视为企业赖以生存之根本★。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近几年,音王公司由于产品质量事故累计损失近千万元,仅2013年就损失了340多万,音王公司意识到,产品质量事故造成的不仅是金钱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品牌信誉上的损失。因此,音王在2014年开展了★“全面质量优胜年”活动★,提出了“以质量赢市场★、以品质求生存”的质量理念和“以精致求完美,把产品当作品”的质量方针。
欧琳集团副总裁谢忠定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称★,在质量监管方面欧琳建立了由质量管理部★,经营管理部和品质科组成的三级质量管控。各分公司的品质科组织日常的质量管控工作★,如对来料物资的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成品的最终检验★、抽检等。质量管理部负责日常质量管控与监督。经营管理部以第三方的方式对公司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同时还实施首席质量官一票否决制。另外,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完成各种产品认证,建立产品标准,建设检测中心,产品检测与过程检测相结合等方式也是欧琳在质量监管方面的有益尝试。
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被考察的企业领导人普遍意识到打造和坚持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品牌创建是十分重要的★。“做受尊敬的企业和人★”★,这是宁波欧琳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价值观,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价值观,欧琳开展了“企业文化大讲堂”和★“智慧创新大赛”等活动,从精神和物质层面激励员工领悟★。他们还在品牌方面提出了★“精工品质★、经典美学★、未来科技★”的理念★。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向消费者传达出积极的信号,同时也时刻激励着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把产品质量和企业品牌放在心中,给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带来动力★。
房企融资★“第三支箭”正式落地 地产股开盘全线条”后再迎利好 降准释放5000亿元利好年末楼市
Industry observationIndustry observationIndustry obser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