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必将让更多生产者得实惠★,也让消费者的“果盘子”★“菜篮子”更丰富。
为交易搭平台,为发展添活力★。12个展区★、2万余种展品、超5万名专业采购商……农交会是串联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重要一环★,将更多农特产品送往百姓餐桌的同时,也用科技的含★“新”量丰富着农业的含“金”量。
这一年★,体育燃动四季:春暖花开★,人们在马拉松中感受微风拂面;夏日炎炎,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巴黎取得我国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金秋时节,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多项国际大赛掀起体育热潮;数九寒天★,冰雪运动火热展开……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紧扣时代脉搏,顺应融媒趋势★,人民日报加大视觉版见报频率,采用大幅精美图片,结合精心的版面设计,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时代感★,生动直观地呈现中国精神★、中国奋斗和中国成就★。
12月30日,CR450动车组“横空出世”,将我国高铁试验时速提升至450公里,运营时速提升至400公里★,这将是全世界商业运营的最快速度★。
在第二十七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上,国内外各类★“新奇特优”热带农产品琳琅满目★,让观众大饱眼福★。本届冬交会参展企业2200家★,专业采购商数量首次过万★,现场订单交易总额超45★.8亿元★。
当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运动员同台竞技★、同场联欢,也将凝聚起建设体育强国的澎湃力量。
目前★,全国主要热带作物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荔枝、龙眼、芒果等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秋千摇曳、陀螺旋转,唤起人们的儿时记忆;龙舟竞速、舞龙舞狮,承载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浓浓乡愁……人们不仅从比赛中获得运动乐趣,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炫酷★。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40周年。4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由东到西、由点到面,持续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已发展成为我国产业高度聚集★、开放型经济活跃★、区域发展带动力强劲的开放平台之一。
以智提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将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磅礴力量,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将迈出新步伐。
快速向前的不只是动车组。我国铁路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铺展: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覆盖了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列车速度、铁路网覆盖广度、乘坐舒适度提升的背后,是日新月异的创新。
10年来,工程累计调水超765亿立方米,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1.85亿人喝上“南水”★。天津1300多万人受益,北京年人均水资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左右★,河南郑州中心城区供水90%为南水北调水,河北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喝上放心水★、优质水。
当下,我国品牌建设初具成效,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快速成长为高品质★、高品位的“国货之光”。一组组数字背后★,蕴藏着品牌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如今★,★“下一站”已成了“这一站”。秉持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满含澳门元素的新兴产业在横琴蓬勃发展;致力于改善民生★、温暖民心,横琴努力打造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打造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横琴从零摸索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引领互联互通、规则衔接迈入新阶段,琴澳融合登上新高度★,有力支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数据见证国家级经开区的蓬勃发展——2023年,229家国家级经开区以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10的地区生产总值★、1/5的利用外资和外贸总额★,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和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已从首批的14家增长到233家。
巴黎残奥会上★,视障跳远选手邸东东在教练员的一声声口令中纵身一跃,冲破命运的屏障;★“无臂飞鱼”郭金城在抵达终点时用头撞向泳池壁,奏响激昂的生命之歌。
截至目前,我国有44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
12月20日至22日★,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本届展会以“加快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展示智能制造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场景,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3家企业参展。
中国火车的速度,从落后到跟跑,再到新时代的领跑,一路飞奔★。今天,高铁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
在这里★,感受普惠包容的魅力。为中小企业提供贸易对接、技能培训等,助其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参展商亮相,进一步彰显了“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办展主题。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主要分布于福建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
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日,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通过评审,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为中国人所共享★,围绕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共同主题★,人们开展一系列活动★,欢庆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11月29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增长到460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4.6%,带动了农村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巨变★。
爬椰子树也是比赛?射弩和射箭有啥不一样★?这些趣味问题,都可以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找到答案尊龙d88人身就是搏★。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传统体育蓬勃发展★,也是全民健身深入开展的生动写照。很多传统体育项目简单易学★、社交属性强,增添了大众健身选项。
在这里,寻找聚链成群的机遇。链博会助力更多企业精准识别自身在供应链上的准确位置、找到全球最优的“链”伙伴★,推动形成精准★、有活力的企业共生态★。
各地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升跨季节★、跨区域调节农产品供需能力。如今★,从东南亚采摘的超甜蕉★、金菠萝,数日即可送达中国消费者手中。
能源产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江苏无锡★,12月18日至20日举办的第十六届无锡国际新能源展览会,是一个观察产业的重要窗口。
巴黎奥运会上,郑钦文夺得亚洲首枚奥运网球单打金牌★,潘展乐刷新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马龙第六次站上冠军领奖台……
在长三角,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范围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从2015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制造业自动化方面★,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已超越德国和日本,位列世界第三;2023年,中国外贸“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合计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
11月28日至12月1日★,第二十一届农交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本次展会共吸引近3000家企业参展,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精彩亮相★,据不完全统计★,贸易签约额达236亿元★。
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周年。两条调水线★,以渠为脉★,联网织网★,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总体格局初步构筑★。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成立★,掀开了“琴澳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越来越多的澳人澳企来到这里,将这片土地当成了生活转场★、事业拓展的“下一站”。
华北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趋势得到根本扭转,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华北地区干涸的洼、淀、河、渠、湿地重现生机。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只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我们就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道路通,百业兴。面向未来,必须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出行的需求★,让农村公路成为安心之路、畅通之途,以“农村公路+乡村文旅”,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
11月26日至30日★,620家企业、机构齐聚北京,展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链”接老朋友★、新伙伴,共享链博会这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带来的机遇与红利。
2024★“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团队深入湖北武汉、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陕西渭南等地★,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展现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实践★。
越来越多中国品牌正在走向世界★,高品质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今年9月,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入围企业2023年总营收迈上110万亿元新台阶,中国品牌正向着实力更强、结构更优、活力更足稳步迈进。
105家企业参展,带来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场景★;2万人次观众观展,签约新能源项目66个,投资金额达337.25亿元……为期3天的展会,展现了新能源产业的新进展新趋势★、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
行进在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大路上★,我们每个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个个奋斗的身影★、一场场精彩的赛事,勾勒出国运兴则体育兴★、国家强则体育强的生动画卷。
集喷洒★、播撒、吊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无人机,搭配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农机★,通过AI技术识别虫害的智能测报设备……一件件颇具创新性的技术装备★,标注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加速发展的新高度。
11年来★,我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落地生根、蓬勃发展,共同绘就了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